環境工程科技師
(資料提供:環境工程技師公會)
「環境工程」這項專業領域,早在人類社會文明發跡初期的遠古時代就存在了,當時建立城廓、鑿井及設置排水道設施的人,算得上是這項專業的始祖。根據考古遺跡資料顯示,3500年前希臘克里特島(Crete Is.)的邁諾雅(Minoans)人,便在其城都Knossos設有「陶土」水管,導引雨水及河水為飲用水,且王宮內有「浴缸」裝置。19世紀至20世紀中期,人類社會的環境污染集中在「三廢」問題;廢水、廢氣及廢棄物的處理;因此當時的飲用水供應與水質處理,以及三廢污染防治的專業領域稱為「衛生工程」(sanitary engineering)。台灣地區於1895年於淡水「雙峻頭」設置第一座自來水廠,埋設6800公尺鑄鐵水管、23處公共給水栓、2處船舶供應栓;1899年開始供水,迄今已逾111年。目前台灣地區「自來水普及率」達92.5%、下水道「污水處理率」達45%、垃圾資源回收(焚化)廠已完成21座、處理容量每日21,900公噸,…,這些都是台灣地區環境工程技術及專業領域從業人員,累積了數十年才有的成績。
※ 有關空氣、水、廢棄物、毒性化學物質處理技術與改善策略的規劃、設計、施工及管理,環境影響的調查、評估、分析,以及節能減碳、綠色工程技術之規劃設計等
※ 可由環工技師簽證之環保相關許可事項
凡新設立之事業(工廠)於籌建過程中可能涉及的環保相關許可制度包括:
@環工技師業務簡介(連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-環境工程技師簽證管理系統)
※環境保護小撇步:
隨手關燈、儘量節用資源、回收再利用、少搭電梯、少開車…
※住宅減低噪音的方法:
儘量選擇低噪音型家電、儘量降低日常活動產生的震幅與聲響
儘量輕聲細語、儘量使用隔音及吸音材質
機動車輛進出社區減速慢行、夜間儘量勿踩大油門
科 別 | 簽證/擔任職務法令 | 與該科執業事項有關之專法 |
---|---|---|
環境工程科 |
|
|
◎環境工程技師職能分析(資料來源:考選部)
©2024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版權所有